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活菌计数效率瓶颈如何破?博大博聚微生物细胞计数仪的实践方案
发布时间:2025.09.02 浏览数:9
分享

在微生物研究、生物医药研发、食品卫生检测等领域,活菌计数是衔接实验设计 - 结果验证的关键环节——监测菌株传代中的活性稳定性、评估抑菌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(IC50)、验证食品加工后微生物残留量,都需要以精准的活菌浓度、活率数据为依据。但长期以来,传统活菌计数方法的固有局限,不仅制约了工作效率,还无法解决数据可靠性这一痛点。

 

传统手动菌落计数法的流程链条长:需先对细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,再均匀铺于固体培养基,之后还要经历过夜甚至数天的恒温培养。不仅占用大量时间,后续计数时还可能因菌落重叠、边缘模糊,或培养箱内温度 / 湿度不均导致菌落生长差异,最终引入 ±10%-15% 的计数误差;而常用的OD值检测法,本质是通过吸光度-浓度标准曲线间接估算,既无法区分活菌与死菌(死菌细胞壁碎片同样会产生吸光度),还会因菌株形态差异、悬液均一性不足导致数据波动,难以满足高精度实验或检测需求。

 

针对这些实际需求,博大博聚微生物细胞计数仪通过显微成像技术,提供了一套更适配、更高效的实验场景的解决方案。该仪器搭载20X光学成像系统、1000 万高分辨率 CMOS 与双色荧光通道,配合微生物特异性荧光染料(活菌被染为绿色,死菌被染为红色),可清晰捕获单个细菌的荧光信号,避免传统方法中群体估算的局限性。

 

从操作流程来看,该仪器的核心优势在于简化预处理与标准化操作:无需对细菌悬液进行离心富集或沉降处理,仅需两步即可完成样品准备——先取 5μL 细菌悬液与 5μL 微生物双色荧光染液 1:1 混匀;再吸取 5μL 染色后的混合液,滴加至配套的细菌计数板(计数室高度为 5μm),再将细菌计数板置于仪器载物台。后续仅需在软件中录入样品编号等基础信息,点击开始分析,仪器便会自动完成图像采集、细菌识别与数据计算,整个过程无需铺板、无需等待培养,几分钟内即可输出高清荧光图像及活菌浓度、活率、细菌直径分布等参数,大幅缩短了从样品处理数据输出的周期。

 

在数据可靠性方面,该仪器的设计逻辑围绕直接计数-精准识别展开:不同于传统方法的间接推导,其通过双色荧光通道区分活菌与死菌信号,再利用智能算法对每个荧光标记的活菌进行逐一识别(可自动排除杂质颗粒干扰),最终可自动补偿 1:1 染色的稀释倍数,直接输出原始细菌悬液的活菌浓度(单位:viable cells/mL),无需人工换算。其计数结果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均优于传统方法,能满足科研论文数据溯源、药品研发中 GMP 合规检测等对数据精度的严格要求。

 

仪器实拍案例图

面对活菌计数的效率与精度难题,博大博聚微生物细胞计数仪可切实化解痛点。其简化流程、精准计数的特性,适配科研、药企、检测等多场景需求。若想了解菌株适配方案或流程衔接细节,可进一步咨询,为实验与检测提效赋能。


立即询价
立即询价
*姓名
*电话
*城市
*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