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大博聚-植物细胞计数仪凭借精准的光学识别与智能分析能力,可快速捕捉不同藻种的形态特征,实现细胞浓度与活性的高效量化。以下结合5种典型微藻的生物学特性,搭配仪器实拍图展开解析。

假微型海链藻
为光合自养型硅藻,细胞体型较小。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、水产养殖(作为饵料)领域,同时可用于生物质能开发。

威氏海链藻
是常见的海洋浮游硅藻,适应范围较广的盐度环境。主要作为水产育苗的高营养饵料,其细胞计数结果可反映海域的营养状态。

三角褐指藻
属于硅藻类,存在卵形、梭形、三出放射形三种可转变形态,液体培养中以後两种形态为主。适宜在盐度25-32、温度10-20℃的环境中生长,通过分裂方式繁殖,可作为鱼虾养殖的饵料。

铜绿微囊藻
为蓝藻类,群体呈橄榄绿色或污绿色,单细胞呈球形(直径3.0-7.0μm)。主要生活于淡水环境,在28-32℃条件下易大量繁殖形成水华,可产生肝毒性毒素,对水生物及人体健康存在影响。

小球藻
是单细胞绿藻,呈球形,直径3-8μm,含叶绿素,具备光合作用能力。营养成分丰富,可通过光合作用自养生长,也可依赖外源营养异养生长;广泛用于食品加工、饲料生产、生物柴油开发,亦用于水质净化。

仪器应用核心优势
形态适配性:可兼容不同形状的藻类,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识别参数。
效率提升:单样品计数时间≤1分钟
场景多元:涵盖基础研究、生产应用及环境监测等多领域需求。
通过以上案例可见,植物细胞计数仪不仅实现了微藻计数的精准化,更推动了相关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标准化发展。